蘆溪有著豐富的瓷土資源,此種瓷土最適宜生產電瓷。據稱蘆溪電瓷是百年產業,有著112年的發展曆程,也就是說幾乎與中國電力工業發展同步,電瓷產業是蘆溪一大名片。
之前生產電瓷沒有機械化,更沒有自動化,全靠手工操作,手抓腳踩,既費時又不精確,一家一戶的生產難以形成規模,也達不到高標準要求。到了改革開放的90年代初,蘆溪的民營企業抓住機遇,當時就有200多家電瓷企業,主要是以中低壓為主導,相對來說市場占有率比較高,但是科技含量相對比較低。
電瓷是應用於電力係統中主要起支持和絕緣作用的部件,有時兼做其它電氣部件的容器。因此,對其機械性能、電氣性能、耐環境性能(冷熱、抗汙穢、老化等)有較高的要求。隨著科技的發展,對電的使用要求越來越規範,因而對電瓷也提出了新要求,再則,電瓷業要發展,不能僅是用在電線杆上,還應延伸更多的附產品,增加附加值,尤其是要開拓國際市場,讓蘆溪電瓷走出去,更需進行規模化,精確化生產。
如何使電瓷上檔次,適應新的市場變化,這是擺在蘆溪決策者麵前的一大課題。蘆溪對現有的電瓷實行轉型升級,運用新技術,引進高端人才,使產業更優,企業效益更佳,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開展交流合作,引進高端企業,借力他方力量,打造“高精尖”產業結構,向特高壓領域進軍。
要他人到你這來,要將資金投過來,這不是件易事,要有非常強大的吸引力,能夠讓投資者動心。要讓投資者動心,首先要動情,蘆溪從上到下,對於招商引資格外的上心,縣委書記縣長身先士卒三番五次走出去,南下北上,隻要有一點縫隙就往裏鑽,隻要有一點希望就盡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。有“情“還要有“巢”,要讓投資者能夠來,必須要有良好的硬環境:也就是說必須還築好“巢”,蘆溪按照“國字號”標準,建設中國建材產業園、台商產業園等,加快推進20餘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建設,啟動40萬平方米的小微企業園標準廠房建設等等,水電路等一應俱全,讓投資者即來即啟動,即來即出效益;與此同時還要有良好的營商軟環境,蘆溪縣投資8000萬元建成“市民之家”,進駐33個單位,315個事項納入大廳統一開展窗口服務,其中“一次不跑”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清單73個;等等。
蘆溪瓷土資源豐富,加之軟、硬投資環境優良,動之以真情真心,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讓許多投資者動心而立行,中材、中鐵電氣化、南京電瓷、西安西電、江西正強、江西華文等先後落戶於此,目前蘆溪電瓷規上企業有51家。全國入圍國家電網采購名目11家,進入鐵路總公司采購名錄4家,占據了全球30%、全國75%的市場,“世界電瓷看中國,中國電瓷看蘆溪”,蘆溪電瓷離“世界電瓷之都”目標越來越近。
蘆溪以電瓷產業為龍頭,不斷延伸和擴圍,帶動了風能裝備、新型建材、新能源汽車、環保陶瓷和電子信息等全麵發展,產值快速的提升,今年上半年,完成地區生產部值72.35億元,增長9.3%。蘆溪立足於當前,謀劃於長遠,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,電瓷讓蘆溪這一名片更為靚麗,以嶄新的姿態推動高質量、跨越式發展。